【通信服务中心】在为师生服务中踔厉前行
3月开学以来,中心围绕重点工作任务,狠抓落实,积极推进,在为师生服务保障过程中稳步前行,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保障春检期间通信网络畅通 3月22、23日两天南北校区分别停电检修,网络机房用电成了重大保障任务。中心提早谋划,向周边县区兄弟单位租借发电机,确保网络供应。3 月 22 日,在南校区的各个基站和机房,27 台发电机整齐就位,迅速投入工作,为网络设备源源不断地输送电力。次日,北校区的 23 台发电机也准时启动,全面覆盖各基站和机房。这些发电机的投入使用,有效保障了校园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转,尤其满足了食堂、超市等人员密集且依赖网络支付场所的需求,维持了校园生活的有序进行,确保师生们在春检期间也能顺利完成消费支付,避免了因春检导致的交易中断,极大提升了校园生活的便利性。此外,中心还利用春检间隙对文科楼室外光交箱进行了更换。
智能门禁不断完善 为加快建设智能门禁全覆盖,做好优化工作,中心在对北校区西南区研究生公寓门禁安装的时候,本着“厉行节约,修旧利旧”的宗旨,将小区原有的门禁设备拆除后,技术人员对设备开展全面检测,针对线路老化、零部件磨损等问题,进行换线、零部件更换以及系统调试。经维修,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使用标准,随后将设备迁移至 3 号公寓楼继续使用,实现资源再利用,一举节约经费9.5万元。此次共计为西南区2号楼新建 3 个人行通道,4号楼和5号楼门口各加装一套人脸识别面板机,其中利用原有应急通道为西南区教职工设置了专门通道,极大地方便了学校教职工的出行。
随后,又为新农村家属区建设安装2 个人行通道、 1 个车辆通道,居民刷脸即可快速通行。同时,为农民发展学院安装了一套车辆进出系统,提升车辆管理效率。至此,相关区域实现智能门禁全覆盖,为师生和居民带来更安全、便捷的生活体验。
信息化工作全力推进 为了全面做好“智慧后勤融合门户”日常维护工作,增强界面友好度,提升操作便捷性,中心优化页面布局实施模块化部署,将系统架构升级为微服务架构,让用户查寻操作更便捷,服务内容上,进一步完善事项细节,统一数据接口,攻克老旧系统接口兼容难题,规范 API 接口标准,实现跨系统数据畅达互通
同时,为杜绝“校级生物人脸库”与信息化处数据交互时产生的数据丢失,中心对人脸库系统技术架构、算法模型、应用功能及安全防护进行全方位优化,为此重新规整人员信息库结构,优化离退休职工信息库,并增设校外人员与校友信息库,共采集 1800 余张离退休职工照片,照片特征值从 67% 跃升至 95%,识别速度大幅提升,另外,中心还清理了 355 条过期信息,修正 21 条错误信息,统一接口标准,保障人脸信息安全,让数据更精准清晰。
中心为南北校区办公点新增3部打卡机,强化职工考勤管理,为中心加强内部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