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惠民工程» 重点项目介绍

北校区实施市政供暖工程(2016年)

发布日期:2016-12-08   阅读次数:

  我校采取市政供暖是大势所趋,是积极响应陕西省“防污降霾,保卫蓝天”工程的必由之路。市政供暖即通过城市一个大的集中供热源向各单位热用户输送和分配供热介质,可降低大气污染,节约能源。我校实施市政集中供暖建设工程,是校党委研究做出的一项重要决定,是继石头河水进校园工程、学生宿舍空调安装工程之后,学校实施的又一重大惠民工程,也是今、明两年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校领导多次强调,要切实做好师生员工尤其是离退休老同志的供暖服务工作。

  我校实施市政供暖建设,工作量巨大,是实现从自给自足的“燃煤时代”到市政供暖的“燃气时代”的华丽转身,工作涉及面广、涉及部门多、工程量大、工期短、技术要求高,由我校、华电杨凌热电公司、杨凌示范区和杨陵区政府三方分工完成。我校主要负责校园内部供暖管网改造和换热站建设工作,华电杨凌热电公司负责校园外供暖一级管网建设,杨凌示范区和杨陵区政府主要负责工程建设当中重大事项的协调工作。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对现有供暖管网进行改造、改建,根据目前供暖区域,结合现有锅炉房位置,建设16个换热站,将市政热源接入我校,全面实现市政集中供暖。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计划今、明两年完成,2015年11月正式启动,今年实施第一期工程,投资1700万元,总工程预算3500万元。

  该项工程建设过程中困难重重,原计划先在南校区实施,因此,早期工程设计和建设方案都是按照南校区建设任务来做的,后因今年4月14日,学校与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召开的第一次领导班子联席会议,要求我校积极响应示范区“燃煤锅炉清零行动”,于10月底之前完成所有燃煤锅炉的拆除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我校将今年实施的第一期工程由南校区调整为北校区,使得工程建设难度增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工程内容增加。按照“燃煤锅炉清零行动”,增加了拆除14台燃煤锅炉、新购2台燃气锅炉、重新规划和敷设暖气、天然气管道等工作内容,施工任务急剧增加。二是协调难度增大。市政集中供暖工程涉及校内外很多单位和部门,协调工作很难。工程内容增大后,协调事项更加繁重,难度进一步增大。学校与杨凌示范区、杨陵区政府先后召开领导协调会6次,与示范区市政局、天然气公司等多个单位召开设计论证会8次,针对校园管网改造当中的配合事项与校内多个部门以及施工企业召开协调会3次、召开基建修缮领导小组会议和工作组会议15次。此外,还要协调与张家岗、付家庄等村民之间道路开挖、占道施工等事项。三是建设工期缩短。工程建设方案调整后,7月份开始实施北校区建设工程,到10月底必须完成建设任务、按期供暖,工期只有4个月,时间变得极为紧迫。四是所有工程必须按规范操作。在工期如此紧迫的情况下,所有发标、招标、采购、土建、安装等工作必须严格按照程序和规定操作,进一步增加了工作难度。

  众志成城,通过示范区、杨陵区政府的协调帮助,华电公司的大力支持,在学校规划委员会、基建修缮项目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在后勤管理处、基建规划处、国有资产管理处、计划财务处、审计处、保卫处等多个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所有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加班加点拆除了14台燃煤锅炉,安装了2台6吨燃气蒸汽锅炉、9套安装换热机组,建设了7个换热站,敷设了天然气管道、校内一二级供热管道,改造了部分供暖管道,今年建设的一期工程已全面完成。工程实施后,进一步改善了我校供暖条件,提高了供暖品质,降低了运行成本。同时,将住宅区、办公区供暖分离,有效实现了节能减排。

  我校今冬采取市政集中供暖后,供暖品质大幅提升,华电一级管道压力约0.5-0.8MPa,水温达80℃;校内换热站二级供水压力约0.3-0.5 MPa,水温达60-78℃,二级回水压力约0.3 MPa,水温达40-60℃。据了解,大部分室内温度基本能达到20℃以上,供暖热量高,供暖持续、稳定,能够完全满足师生员工采暖需求。11月6日完成校内注水,10日完成华电一级管网注水,15日完成系统调试,21日进入试运行,现已实现全面正常供暖。供暖范围包括西林东院、水科所、农科院,东南区、西南区、新农村等住宅区,以及北校办公区、北校东区学生公寓,总供暖面积达57.45万平方米。

  试运行以来,整体供热情况良好,师生反响较好。

换热机组

蒸汽锅炉

管道敷设

换热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