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浪潮中的多面手,做新时代有为工人
引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扎根一线,全身心投入
8点整,通信中心机线班班长师伟已经带着自己的队伍,收拾好“装备”,开着工具车赶赴工作点,今天上午他们的任务是给南校学生区更换损坏的弱电管道。一上午时间对他们来说很紧张,他们要趁着饮食中心办公楼改造已经开挖的路面,尽快组织人员在此基础上深挖沟槽,将破损的管道掏出来,重新铺设管道。时间紧,人手不够,师伟只好通过协商临时从其他工作区域调配人员加紧施工。
机线班的工作离不开专用工具车。机线员所使用的工具,无外乎钳子、梯子、熔接机、测线仪、光功率计、蝶形光缆等。可实际上,师伟他们的工具车上,还装着水泥、沙子、砖头、顶管机、钻头、洋镐等和机线工作八竿子打不着的土木工具,如不亲眼所见,压根想象不到机线员带这些工具干什么?
地埋现场,师伟和他的团队不再是机线员,而是施工现场的小工:人工挖沟、夯实沟内土方、铺设管道、回填土方、拌泥灰、搬砖头、传送水泥,施工现场的工作样样拿得起。放下钳子,拿起洋镐的机线员你见过吗?用机线员陈广辉的话说:“如今,不会拌沙土,不会挖沟填土方的机线员不是好工人”。说笑归说笑,现场工作气氛紧张而愉快,大家手拿肩扛,齐心协力,每一项工作都做得像模像样。施工现场的泥水溅的大家满脸、满身都是泥浆,高挽的裤腿,沾满泥泞的裤脚,看不见原色的鞋子,机线员每次从地埋现场回去都会遭到家里人的吐槽:“一个机线员,明明是靠技术吃饭,非得靠这下苦营生”。吐糟归吐糟,团队的家属还是非常支持和谅解的,衣服照洗,饭照做,用师伟的话来说:“毕竟现在是后勤改革深入推进阶段,作为一名老后勤人不能给单位丢份,必须克服一切困难迎难而上。”
苦不苦?与泥沙为伴,爬高踩低;累不累?全年无休,师生的需求就是号令,随叫随到。师伟说:“打好后勤改革攻坚战,大家都憋着一股子劲,都想把事情做好,做到更好。
提高工作效率 激发潜能搞研发
创新是最大的生产力。顶管机,是通信工程中发挥巨大作用的机械化设备之一,属于非开挖施工技术,通过导向、定向钻进等方式直接在地表上钻孔,然后再把塑料管顶进钻通的孔道内,而电缆就可以直接敷设在塑料管道内。2018年以前,通信中心敷设弱电管道都是请专业公司完成的,而租用定向钻机费用高昂、调度时间长,且受路面宽度限制,校园大多数路段因宽度不足无法使用。同时,定向钻机施工后,产生大量淤泥,对周边环境、植被破坏严重,环境路面的复原费时费力。施工作业噪音大,也严重干扰了师生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没有一个符合通信作业的顶管机,几乎成为阻碍机线员施工、影响工作效率的一块绊脚石。
通信服务中心副主任孙敦宇说:“传统明挖方法,路面破坏大,安全隐患多,我们必须想尽办法研发出一种能够满足我们作业的顶管机,这种需求已经迫在眉睫,必须去做,必须做到。”
根据多年弱电管道施工经验,机线员将视线聚焦到水钻机上,水钻机的部分功能能够运用到顶管机上。确定了目标,通信中心主任姜明很快组织人员多方走访,实地勘察行业内各施工现场,比较、筛选出适用的水钻机,绘制图纸。先是购置了大功率水钻机,依照设计图纸加工方钢钢架,再根据校园通信设施类型,加工专用钻头,配置农用水箱、小型水泵。经过一系列的尝试组装,一次次实验、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重振旗鼓,优化后的顶管机安装调试后,终于要投入到弱电管道施工中。
这一天,大家来到在林学院家属区施工现场,所有人屏住呼吸,紧张的观看试用。孙凤宁说“那一刻,手心里都是汗,太希望它成功了,因为我们不仅需要它,同时它也是我们同事智慧的结晶。”按照施工步骤,研发的顶管机成功钻透6米宽水泥路面,现场一片欢腾,有人鼓起了掌,随后响起了持久的掌声。这一消息传到后勤处,所有人都为这样有才有智慧的同事感到骄傲,党委秘书史新立说:“在大家的印象里,后勤人只会干一些普通简单的事情,绝对干不了有技术和智慧考验的事情,但是后勤人做到了。”研发的顶管机后期在使用中不断优化提升,目前各项功能正常,非常适合弱电管道施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西农人的诚朴勇毅,后勤人的勤勉,都在这场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通信中心主任姜明说:“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双手研发的设备,既能解决工作问题,又能节约增效,是我们面向阳光砥砺奋进的表达,只要敢想,敢做,我们每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有了第一次的尝试,一颗研发的种子深植在通信人的心里。随后,经过不断的摸索、尝试、实践,通信人先后自主完成了通信业务管理系统的研发,免跳接光交箱的线路排设,应急无线电中继台的架设,校园办公区固话“铜改光”的设计与施工等。
化身校园“美工师”
近年来,通信技术的更新升级导致业务数据量逐年攀升,各通信运营商逐步加大通信基站架设规模,在热点地区新建光缆、增容线路,加之校园网、校园安防监控的发展导致校内部分老旧楼宇弱电管网不堪重负。为解决通信弱电管线杂乱无序问题,规范光缆布线,机线员摇身一变成为校园“美工师”,他们穿梭在南北校区,穿梭在楼宇间,集中对楼宇的通信光缆进行修整。师伟带着他的团队,扛着梯子、带着工具包,爬高踩低集中拆除各个楼宇杂乱、废旧、乱搭的通信光缆和部分楼宇通信基站外挂发电线路,修补攒水、美化弱电引上线路并加固了校园监控线路。师伟说:这个活就没有上下班时间,有些时候,需要断电断网处理,所以一旦上手整修,就要克服各种困难、加班加点,快速处理,不能影响师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经过对通讯线缆“爬墙虎、蜘蛛网”的集中修整,扩大了校园弱电管网容量,消除了楼外安全隐患,更为推动绿色宜居校园建设、美化校园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用奋斗描绘新时代工人新作为
迎难而上是后勤人的处事风格。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师生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更高,通信中心的业务范畴逐年拓宽。近年来,机线员除了保障日常维护工作和各类通信工程项目外,由于丰富的实操经验,多次应邀为基建处设计弱电施工图和施工方案,完善弱电施工图纸,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多次应邀协助网教中心完成多起校园网光缆应急抢修,光纤传输损耗的判定与降低,网线的故障测试与排除等工作。对内来说,这样的业务不仅提高了机线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更是促进了通信中心的发展;对外来说,既加强了业务交流合作,又做到了合力共建校园信息化建设,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通信中心机线员工作的多面性只是后勤人的一个缩影,后勤人不再是过去的蛮干苦干,新时代的后勤人,更多的是实干巧干,用奋斗描绘新时代工人新作为。通过不断的学习,补齐短板强化自己,合理化利用资源,在不同工作领域,敢于创新,不断扬鞭奋进,超越自己,才能够在高速运转的新时代背景下,为学校的发展和后勤的改革发光、发热。
采访手记:为什么校园整齐划一、井然有序,绿草茵茵、鸟语花香,物联万方、畅通无阻?因为校园里有一群最可爱的人,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坚守、默默耕耘。我看到过一身污泥下班的维修工,我见到在钻心刺骨的狂风中裹着棉大衣坚持在雪地的埋头苦干的抢修工,见识过在风中高空作业“摇摆”的机线工,看到过天高云淡头顶烈日的绿化人,亲历暑天食堂操作间的烈火烘烤和高温强炙的食堂师傅……。朴实的后勤人,扎根这片沃土,晴天烈日晒脸庞,雨天泥地印两行,全年无休孺子牛,再苦再累心亮堂,用心绘着师生的一点一滴的幸福。